戒除3C就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

戒除3C就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
作者:黄国珍

5月会考过后,联合报的一篇报导提到,会考考题多為理解型题目,有国文老师建议戒除3C、多阅读,才能提升文字理解能力。长期推动阅读的品学堂、《阅读理解》创办人黄国珍,针对该篇文章中的4个观点,提出其盲点及解析。

考虑很久,我还是决定对联合报的这篇报导中(会考爱理解型……想读懂题目 戒掉3C多阅读),关于阅读理解能力教育似是而非的论点提出我的看法。

通篇报导中引述不同科别老师对改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多方意见,整理出下列几个重点:

一、提升阅读的量

二、养成阅读习惯

三、形成「语感」

四、戒除3C产品

这些大家早已熟悉的论点,看似合理的意见,却是导致大众对阅读教育认知偏差的片面性观点。

片面性观点可能带来的危险

「片面性观点」危险的地方不是个别观点本身错误,而是个别观点间缺乏系统性地连结,造成对阅读理解教育认识上断裂所形成的误解。

一、大量阅读的盲点:

缺乏能力养成,就像拥有顶级食材,却没有基本料理技能的厨师。

大量多元的阅读在养成学生阅读能力上的确是基本功夫,许多学生阅读大量书籍,也熟知文中的重点或知识,它有助于累积字词的丰富和多元知识,但是未必能养成理解所需,统整讯息以建构、推论上位认知的能力。以至於面对理解型的提问,需要重新应用所知,依然无法建构出对应提问的答案。就像没有厨艺的厨师,山珍海味的食材也没有用。因此要有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教育,才能处理应用资讯材料,形成理解与观点。

二、养成阅读习惯的盲点:

有运动习惯的人,不必然能成为运动健将。

「养成阅读习惯」这个观点的逻辑是说,有阅读习惯才有机会,形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条件。其实这说法混淆了「阅读习惯」与「阅读理解能力」的因果关系,似乎有了「阅读习惯」就自发性的拥有「阅读理解能力」。事实上,习惯不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。以新的教学研究来看,「阅读理解」成为可以习得的能力,更让习惯与能力养成脱鉤了。但是,孩子拥有「阅读理解能力」之后「阅读习惯」可以增加孩子精熟能力的机会。

三、形成「语感」的盲点:

文学作家或诗人应该有敏锐的「语感」,但你认为他们面对科普、数学或社会题目,「语感」的帮助有多大?

阅读做为一个重要而严肃的学习项目,需要对学习内容有严谨的定义,我分享几位学者对「语感」精辟地诠释如下:

民初著名作家、教育家及出版人叶圣陶在《文艺作品的鉴赏》中对语感做了说明:「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,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,得到真实的经验,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,换句话说,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。这种感觉通常叫做『语感』」。

学者韦志成认为:「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,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、领悟和把握的能力,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裡,从形式到内容,包括语音、语义、语法、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。」

「语感」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行为能力,指言语主体能够在当下顿悟般的理解言语形式,并能创造性的生成新的言语形式的能力。简单的说就是「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」。

这说明在面对文本内涵为文学艺术的理解上,读者可以透过「语感」理解并诠释作品的条件。但这也引发另一个问题,「语感」既然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,那不同的人必然其感受条件不同,因此诠释的结果必定有所差异,那以命题老师的答案為其标準就有一定的风险!若一位学生的感受更為深刻,超越命题老师的理解范畴,谁是对的?因此,「语感」是赏析作品的能力,但是是否足以做为客观评量理解的依据?如果不行,教学上,学生更需要的客观的能力是什麼?⋯⋯我的建议是「逻辑」,这有更具体一点吧!

四、关於戒除3C产品的说法,我不想费时去论述PISA对数位阅读的重视和数位时代资讯呈现的趋势,我只想用简单的思维置换,来呈现这看法的谬误。

试想我们活在文字还刻在竹简上的时代,有一天出现了把文字印在纸上的书册,你会认同「戒除纸制书册」的说法吗?如果不会,为什么要认同「戒除3C产品」的说法?的确,3C产品正在影响孩子阅读样态,但孩子该学会的是如何使用工具的态度,而不是戒除不用。

我引述的这篇报导狂洗许多朋友的脸书,统整这些内容后,这篇报导对阅读教育的认知,还是停留在「多读你就会了!」,而「老师们在教学明显感觉很吃力」的原因,是学生整体程度成又往下掉。这种论调完全无视另一个更要关注的问题,老师要如何带领学生习得阅读素养,拥有理解与思考能力!更进一步来说,报导中隐藏一个被忽视的残酷事实,就是学生的能力正反映出老师的能力。

若我们没能在阅读这新闻的过程中,区分文中观念论述的谬误,这正是我们阅读素养有待加强的真实困境。

Leave a Reply